舌绛,欲伸出口而抵齿难骤伸者,痰阻舌根,有内风也。刺入五分,灸三壮。
即《内经》论春脉多弦,亦不过仿佛稚阳之初动,略见为弦,以应春生之令,而非若疟脉之弦也。 夫久痢皮肤枯槁,津液已竭,汗从何来逆挽之法,阳气下陷者或偶中之,不可为例。
设无肝以为之用,则中正之官必失之委靡犹豫,而决断不能出矣。其说纷纷淆乱,难以为训。
仲景制方,一毫不苟,有如此者。若果是痢疾,何此独添一个气字哉粗工不察,专守其说,一见小便短少,即用木通、车前、猪苓、泽泻之类,愈服愈少,以至点滴皆无,反变出发热口渴,岂非阴竭之一验乎!余尝以补脾升清阳之法,正所以利小便也。
而相火之不可言贼也明矣。病虽杂出,而斯二者之相为表里其大概也。
胸满不痛,名为痞气。故曰太阳经症切不可下,下之则表邪乘虚内陷,而传变不可胜数。